留学生“云课堂”已全面开启,两周的线上教学工作整体平稳进行,实现了课堂“保运行”,由于第一次用这种方式授课,老师和同学们都有一点小忐忑,怎样确保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不打折扣?“云课堂”该如何有效开展呢?下一阶段我们的工作重心转向了课程“提质量”,下面我们分享一下各位老师的“云课堂”是如何组织开展,提高教学质量的。
1.课前准备
首先,为了能够使同学们能带着问题学习,在课前可以给出学生预习材料。在《无机化学》课课前老师给出了学习纲要,简明扼要,条理清晰,同时上传了预习材料。
老师们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,确定录播课程的时长,重新梳理课程内容,精心收集素材,整理PPT,根据需要运用录课软件的功能,录制课程。
2.“云课堂”授课
按照课程表,授课教师在课程当天在微信群上传录播课程和相应的PPT,有的老师根据课程需要还上传了教学动画和操作视频,使课程更加生动、形象,学生更加容易理解。如《耳鼻喉科学》的郭思荃老师上传了手术动画;《眼科学》的华欣老师上传了科室录制的《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》的视频。
3.课后
在“云课堂”结束后,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,使学生能进一步巩固知识,有的老师布置了作业和小测试。如《人体系统解剖学》的吴庚华老师在微信上布置作业,学生完成后在微信群提交作业,针对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,或学生的疑问,吴老师在群里及时解答。《无机化学》的刘岐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认真点评,没有按时完成的同学及时催交。



4.教学反馈
在家上“云课堂”是什么样的体验?效果如何呢?任课教师在课后会及时在微信群了解学生的想法;教学督导不定期在群里了解大家对课程的建议和意见;班主任每天登记课程上课情况,了解学生的动态。



同学们非常支持“云课堂”的开展,认为为了大家的健康,虽然现在不能返校,但“云课堂”使大家能够有效利用时间学习,可以重复学,没有时间限制;也有的同学仍觉得有些内容理解的不够透彻,老师根据同学的意见,对难点会做进一步讲解。大家都盼望着疫情早日结束,回归课堂。
“云课堂”的开展为我们提供了便捷、灵活的教学方式,“面对面”的课堂环境对于师生互动,学习的投入度更有优势,非常感谢各位老师为留学生“云课堂”的辛勤付出,留学生的线上授课会继续改进,弥补不足,进一步提高线上授课的质量。